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配资炒股平台,请于公众『市场分析报告』阅读原文
《北斗技术“落地战”:最具成长性的6家公司》
卫星导航产业正在步入新一轮规模化应用周期,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自主可控的时空基础设施核心代表。自2024年以来,政策持续推动北斗在交通、低空经济、智能终端等场景快速渗透,终端设备与行业级应用双向扩容,相关企业受益明显。A股投资者的关注焦点,已从航天发射转向“北斗+”在各类产业中的实际落地与商业回报。
本期专题围绕“北斗+”的多场景应用、行业规模、下游创新和公司业务动态做了系统梳理,细致统计了全球导航系统比较、国内应用规模、主要应用场景市场容量,并聚焦交通、低空经济、农业、智能终端等主要行业,列举了信息发展、中海达、海格通信、北斗星通等6家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,结合业务板块、平台能力和具体落地场景进行展开。
2024年,北斗产业链实现多项核心数据突破。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5758亿元,同比增长7.39%,其中核心产业产值1699亿元。北斗芯片累计出货超23亿片,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突破20亿台。应用端,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、车载导航仪、无人机等终端销量持续增长。国内智能手机对北斗定位的支持率达到98%,日均位置服务调用量超1万亿次,智能穿戴设备年出货6116万台,GNSS功能渗透超过1800万台。交通领域,北斗终端在道路营运车辆中的渗透率高达98%,高精度导航覆盖城乡镇道路,车道级定位成为自动驾驶基础。
展开剩余86%下游需求持续释放。交通板块,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2610亿元,同比增长7.32%,北斗终端设备累计装机超1350万台。自动驾驶领域,国内L2及以上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突破51%,北斗与5G协同支持L3+级智能汽车普及。低空经济成为产业新引擎,北斗机载终端在民航领域覆盖率已达95%,无人机注册量超126万架,电动自行车、农业机械加速向北斗芯片标配过渡。农机市场,全国已安装北斗终端农机220万台,作业面积超6000万亩,河南、新疆等地推广案例直接带动单产提升和降本增效。
智慧城市与终端消费领域,“北斗+AI”推动城市交通调度、共享单车精细管理、智能地图精准导航。2024年杭州、上海等试点城市共享单车高精度定位已覆盖百万量级,11家主流地图服务商日均导航总里程超40亿公里。可穿戴设备、车载终端、物联网设备成为“北斗+”爆发的新平台。电动自行车、智能手表、运动手环年出货大幅增长,北斗短报文功能走进消费级应用,华为、小米等公司推出多款支持北斗短报文的终端产品。
A股公司层面,信息发展作为交通领域“北斗+数智技术”龙头,2024年北斗自由流、车联网平台、智慧政务等业务板块高增。中海达深耕高精度定位,推动北斗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。海格通信主打北斗与多元通信融合,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提升市场份额。北斗星通布局“芯云一体”方案,服务智能终端与物联网生态,出货量与平台订单实现双提升。赛微电子、华力创通等企业围绕北斗芯片、终端模组持续扩产,卫星导航核心元器件、模组国产化水平加速提升。下游运营服务龙头,千寻位置在智慧城市、物流、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打造行业示范。
政策层面,工信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等密集出台相关政策,持续推动北斗在制造业、智慧交通、城市治理、农业、应急管理等行业的标准落地与场景融合,政策红利向头部企业加速集中。产业链公司在多领域积累大量项目与订单,A股市场“北斗+”主题下业绩兑现度显著提升,部分公司收入、利润双增。
风险方面,报告提醒关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替代、行业标准与政策适配、市场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。
发布于:广东省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